港口輸油相關:
油氣輸儲一般分成4類
1.郵輪洩油
當一艘滿載油料 (原油或成品油) 的油輪在領港人員帶領下,緩緩駛進港口碼頭時,油庫的儲運人員們已分別完成各項卸油準備工作。在油輪卸油過程中,輸油操作員必須聚精會神,將油輪載運來的油料安全而順利的輸至油庫。中油在桃園沙崙及高雄大林外海均設有卸油浮筒,以供大型油輪繫泊;另外在深澳及台中港也設有油輪專用碼頭。
1.中油公司油輪航向高雄外海卸油浮筒
2.中油公司外海卸油浮筒
3.油輪繫泊卸油浮筒
4.中油外海操作人員將卸油用浮蛇管接在油輪管路上
5.卸油用浮蛇管接
2.管線輸送
當油輪完成卸油後,油料輸送的任務便交由管線負責了。以中油公司現有的六座港口油庫:基隆.台中.台中港.蘇澳.花蓮輸油站及深澳專用港為例,油料主要即靠油管來運輸。油管運輸既安全又經濟且不分日夜,因此油管是大量輸油的動脈。從台灣北端至南端的油管約有一千六百多公里長,平常每天都有巡管員沿途巡管維護,查看沿線動態,如有異常即通報油庫處理;每月並定期測試陰極防蝕電位 (請參看「油管陰極防蝕」一節),提供分析油管的動態資料,這些措施都是為了確保輸油作業的安全。
中油公司現有主要的油管系統包括:
1.基桃油管: 自基隆三十三號碼頭至桃園煉油廠.輸油作業油庫有基隆 油庫,八堵油庫,石門油庫,五股油庫等。
2.深澳-石門油管: 自深澳輸油站至石門油庫。
3.桃新油管: 自桃園煉油廠至新竹油庫。
4.新中油管: 自新竹油庫至台中港油庫及台中港輸油站。
5.中-王油管: 自台中港油庫,台中港輸油站至王田油庫。
6.南部油管: 自高總廠至王田油庫.包括永康油庫,豐德油庫,嘉義油庫.民雄油庫及王田油庫。
7.橋頭-高廠油管: 自橋頭油庫至高雄煉油廠。
8.花蓮-北埔油管: 自花蓮碼頭至北埔油庫。
9.蘇澳油管: 自蘇澳碼頭至蘇澳油庫。
這些油管系統形成一個便捷的油料運輸網路,此外,還有環島油輪,油罐汽車及油罐火車等運輸方式。
輸油作業中,在收發油庫及中繼站負責輸油操作的人員必須隨時注意輸油動態,因為任何一項意外或疏忽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。也正由於這群儲運人員終年的辛勤努力,油料才能分送到各地加油站為顧客加油,其任重道遠可知。
3.洩油入庫
油料經由管線輸入油庫 (站) 的油槽後,油槽的工安維護.安全管制.油量品質的控制.油料存量及盈虧的管制等均需依靠輸油操作員 (司泵員) 的操作管理,才能確保儲油及發油順利。在油槽輸出輸入油料的前後及盤查時,輸油人員須登上十公尺以上高度的油槽頂上測量洪位.水位.油料溫度及 API 比重,以控制油槽存量。所以在這一線上工作的儲運人員不但需具備健康的體格,冷靜的頭腦,也要熟悉油料輸儲的專業常識,更重要的是,不能有"懼高症",才能勝任。
目前中油公司共有二十二處油庫 (站),依環境形態可歸類為:
1.港口類: 基隆油庫.深澳輸油站.蘇澳油庫.花蓮油庫.台中港油庫及台中港輸油站。
2.山區類: 石門油庫.五股油庫.桃園油庫.王田油庫.民雄油庫.豐德油庫.北埔油庫及八堵油庫等。
3.平地區類: 新竹油庫.嘉義油庫.永康油庫.三民油庫.橋頭油庫.台東油庫及沙崙油庫。
4.離島區類: 湖西油庫。
4.灌裝發油
油庫最主要的任務是儲油與灌裝發油。為提高作業效率與灌裝精確度,並縮短灌裝時間及精簡人力,中油公司負責油料輸儲銷售的台灣營業總處 (88.08.01 改制為油品行銷事業部) 在十餘年前就開始實施油庫電腦自動化灌裝作業。
自動灌裝系統可分為主機.灌台控制器.馬達程序控制器.資料輸入機.列表機.不斷電系統等設備。每日上午開始營運後,油罐車司機只要在櫃台辦妥手續,領取磁卡後,便可駕車至灌裝棚自行劃卡操作灌裝,在很短的時間內便可完成裝油作業。
_ _ _ _ __ _ _ _ __ _ _ _ __ _ _ _ __ _ _ _ __ _ _ _ __ _ _ _ __ _ _ _ __ _ _ _ __ _ _ _ __ _ _ _ __ _ _
也就是說,確實蘇澳漁港內各個港區加油站皆是由蘇澳油庫經由油管輸送至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